网上科普有关“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南方网讯 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最高等智慧生物,是充满好奇心的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的人类。人类想要知道海洋的尽头是什么,五六百年前就创造了远洋航海技术,“全球文明”即由此发端;人类想要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100多年前就发明了飞机,寂寥长空从此成为旅行的驿站;人类想要摆脱地球引力到大气层外的空间看一看,半个世纪间,各式各样的航天器就纷纷射向太空……
——从自立行走于脚下这片土地到飞出蓝色地球村,人类就是这般孜孜不倦地幻想着,并一步一步地拓展着他们的活动空间。
梦想:脚步开始的地方
无法考证,人类的飞翔之梦,究竟是源自一个沐浴阳光的白天还是默数繁星的夜晚。
在东方的传说中,美貌的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天成仙,从此独守寂寞蟾宫;而在古希腊的神话里,太阳神阿波罗则驾着太阳车巡游九天,为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
充斥着飞天神话的人类幼年记忆,代代相传到今天。在双脚还只能停留在大地上的时候,想象,已经达到了一个人类自己也不知道有多高、多远的地方。
那是人类对太空最初的思考与渴望。
直到500多年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用“日心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认知革命,人类才开始了对宇宙的科学审视。
就在“日心说”与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地心说”艰难斗争的同一时代,中国的明朝官员万户——一位试图飞出天外的幻想家,却成了人类第一位飞天的真正实践者。
美国学者基姆在其著作《火箭与喷气》中这样描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火箭飞行尝试: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大火箭——中国人发明的一种以火药作燃料的兵器。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命仆人点燃火箭……
“人类航天始祖”万户勇敢的生命,最后殒落在了点燃火箭后的巨响中。多年后,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从17世纪开始,古老的梦想与发轫期的近代自然科学相遇,诞生出一系列具有强烈科学性的幻想小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634年出版的《梦游》中第一次对月球旅行展开幻想,法国作家贝尔日拉克在《月球之旅》中用近似科学的态度讨论了太空旅行中的各种飞行方法,法国作家凡尔纳更是在其名作《从地球到月球》中大胆地把巨型炮弹作为未来的航空器,并运用大量的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知识,对炮弹和发射装置进行了严格的计算。
科学,如同孕育在幻想中的胎儿,吮吸着幻想的营养一天天成长。
1903年,人类飞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一年,莱特兄弟驾驶着他们在自行车修理车间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空中飞行。
同样在这一年,双耳失聪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火箭公式”,论证了用火箭发射航天器的可行性。他指出:最理想的推进剂不是火药,而是液体燃料;单级火箭在当时达不到宇宙速度,必须用多级火箭接力的办法才能进入宇宙空间。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齐奥尔科夫斯基说。
正是凭着这位“航天之父”的天才构想,一扇通往太空的科学之门打开了。
悲喜交加的太空旅程
1957年10月,在哈萨克的大荒原里,前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号”送上了天。这颗直径580毫米、太空运行仅92天的小卫星,宣告着人类进入到一个空间探索的新时代。
此时,人类东西方的冷战已持续了10多年。今天,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人类纯洁的飞天梦因为承载了超级大国的政治野心而变得有些沉重,但地球上两个强国之间的竞争也让人类积蓄了数千年的能量在瞬间得以爆发。
1961年4月,在9次无人飞船试验后,“东方1号”飞船载着27岁的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加加林也成为人类造访太空的第一人。
同年,美国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8年之后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在踏上月球的一刻,人类第一位月宫使者由衷慨叹: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一小步,一大步”,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探索着飞上九霄——
1971年4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空间站。载人航天活动由此进入到规模较大、飞行时间较长的空间应用探索与试验阶段。
1975年7月,前苏联的“联盟19号”飞船和美国“阿波罗18号”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对接。通过电视转播,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目睹了来自两国的两位太空使者相拥的历史画面。
1981年4月,美国发射了可以重复使用的太空运载工具——航天飞机。6年后,美国邀请欧洲航天局、日本和加拿大参加研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计划。1993年,俄罗斯的加入不仅扩大了空间站的规模,而且使这个项目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计划……
陷入疲惫竞赛的载人航天活动,似乎又找到了人类梦想的初衷。
国际空间站,一个共同探索、和平开发宇宙的平台。从飞船到空间站,人们用不懈的探索搭建起了通往“天宫”的云梯。
然而,通天之路从来充满艰辛——
1971年6月,前苏联3名宇航员在飞船气压阀失效时因为缺乏航天服的保护而死亡;
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7名壮志未酬的宇航员、包括一位即将在太空中为几十万美国中学生讲授奇妙太空的中学教师,在万众瞩目中献身蓝天;
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它的第28次飞行返程途中突然解体,再过16分钟就能踏上地球的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
2003年的8月,巴西第三枚VLS型卫星运载火箭在发射前的最后检测中发生爆炸,“咖啡王国”的航天梦再次遭受重创……
收获大喜,却也历尽大悲。在悲喜交加的太空旅程中,人类一点一滴地感悟着“科学”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
飞天路上,中国人烙下深深足迹
在人类大步迈向太空的旅程中,中国人追梦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那一年,胡世祥30岁,是按下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火箭点火按钮的操作手;戚发轫37岁,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
33年后的10月15日,他们分别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和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身份,出现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指挥大厅里。
9时整,“长征二号F”型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轰然起飞。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38岁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343公里的高度上,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航天器上看到了人类美丽的地球家园。
这是中国的高度,一个崇尚独立自主的民族以自己的方式叩问天宇的高度。
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在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戚发轫说,梦圆那刻,是他这一生笑得最灿烂、哭得最痛快的一次。
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不仅仅使得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在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又加入了一支强大而富于创造性的力量。
——中国已形成12个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未来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将满足不同用途大型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需要;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多种类型的卫星系列。将来,中国还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产业化、市场化的空间应用体系;
——中国已启动无人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那轮在唐诗宋词里无数次被吟诵过的月亮,就要迎接来自中国的亲密接触……
在跨越式地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目标之后,中国正在稳步走向以交会对接为特征的第二步和更远的未来。中国的航天专家们已经在计划着实现载人航天后,着手建立太空实验室,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
在太空建立实验室的近期目标,以及太空开发的无穷远景,令所有的中国航天人,令所有爱好梦想的中国人,愉快地幻想并热切地期待着。
2005年金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即将起航。专家指出,如果这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的目标将是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梦想有多远,我们的足迹就有多远。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人类对宇宙及火星的探索和遐想主题书单
GPS定时发送一般最长5s发一次。
卫星定位系统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蒲富永
卫星定位系统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GPS系统的地面主控站能够以优于5ns的精度,使GPS时间和世界协调时UTC之差保持在1us以内。此外,GPS卫星还向用户播发它自己的钟差、钟速和钟漂等时钟参数,加之利用GPS 信号可以测得站址的精确位置,因此,GPS卫星可以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用户无限的时间信号源,用以进行精确的时间比对。
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纪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GPS系统使用的伪码一共有两种,分别是民用的C/A码和军用的P(Y)码。C/A码频率1.023MHz,重复周期一毫秒,码间距1微秒,相当于300m;P码频率10.23MHz,重复周期266.4天,码间距0.1微秒,相当于30m。而Y码是在P码的基础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导航电文包括卫星星历、工作状况、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修正、大气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从卫星信号中解调制出来,以50b/s调制在载频上发射的。导航电文每个主帧中包含5个子帧每帧长6s。前三帧各10个字码;每三十秒重复一次,每小时更新一次。后两帧共15000b。导航电文中的内容主要有遥测码、转换码、第1、2、3数据块,其中最重要的则为星历数据。当用户接受到导航电文时,提取出卫星时间并将其与自己的时钟做对比便可得知卫星与用户的距离,再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数据推算出卫星发射电文时所处位置,用户在WGS-84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
可见GPS导航系统卫星部分的作用就是不断地发射导航电文。然而,由于用户接受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可能总是同步,所以除了用户的三维坐标x、y、z外,还要引进一个Δt即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作为未知数,然后用4个方程将这4个未知数解出来。所以如果想知道接收机所处的位置,至少要能接收到4个卫星的信号。GPS接收机可接收到可用于授时的准确至纳秒级的时间信息;用于预报未来几个月内卫星所处概略位置的预报星历;用于计算定位时所需卫星坐标的广播星历,精度为几米至几十米(各个卫星不同,随时变化);以及GPS系统信息,如卫星状况等。
自4月24日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以来,中国航天又迎来了几次突破和进展:先是4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准时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载人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核心舱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这是自天问一号探测器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时隔290天,传回的好消息。5月1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祝融号首拍照片,说明祝融号火星车一切正常。这离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命名火星车为“祝融号”还不到一个月。这一系列的中国航天新进展令国人振奋不已。
本期书单,我们聚焦宇宙 探索 和航天梦,尤其是火星探测,感受 科技 突破给我们带来太空之旅的震撼力量。去年底,百道网还曾推出过“敢上九天揽月!探月主题书单”,可参看。
人民邮电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欢迎来到宇宙 跟天体物理学家去旅行》,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学通识课编写而成,内容涵盖行星、恒星、星系、黑洞、虫洞、时间旅行、多重宇宙、外星生命等方面,从基础天文知识到前沿进展,重新演绎时间简史。集通俗性、趣味性和严谨性为一体。该社出版的《火星奇观:红色星球新揭秘》是一本 探索 火星这一红色行星的入门图书,能满足你对火星的好奇心。较早出版的《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是一部描绘人类在宇宙中时空坐标与地位的巨著,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普著作之一。
近期出版的《空间站简史:前往下一颗星球的前哨》,是一部精彩而动人的空间站简史,两个世纪以来人们关于空间站的设想与实践尽在其中。对于了解中国空间站后续的建设和运行,无疑是很好的助益。
《逐梦火星 : 我们的红色星球之旅》追溯了人类从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实施的一系列火星探测任务,探讨了超大推力火箭、空间推进器、行星际生命保障系统、、安全降落载具和返回载具等技术,分析了新一轮的太空竞赛,并展望了人类未来可能实现的火星生活。
浙江人民出版社《观星指南:轻松成为观星达人》,是台湾地区科学教育学会终生成就奖得主施惠教授的全新力作。让普通人通过日常观看东西方共有的星空,能够探讨“观象定位授时”的内涵等天文学知识。 《火星移民指南》,展示了人类在现有 科技 能力的条件下,“火星一号”的移民先驱将要面临的科学、技术、经济、 社会 、文化、心理等层面的艰巨挑战。
《火星,我来了》,以人类对火星的了解及探测时序为主线,从中国的“荧惑守心”开始,讲述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和关于火星的知识,探讨了火星生命存在问题,以及与地球生命的关系。作者还讲述了中国即将进行的火星探测活动。
中州古籍出版社《璇机玉衡》,从天文台开始,介绍中国历代包括圭表、日晷、浑仪、浑象、漏刻为主的天文仪器,并展示了古人所使用的天文理论和技术,以及应用这些技术所得到的星表和星图。是对传统天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的研究和总结。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星大如桃:古代天文观测的目视尺度》,对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中的“客星大如桃”、彗星“长一丈五尺”等现象做了深入分析,揭示出其中隐含的半径约13米的目视天球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古今中外类似的观测记录统一起来,并进一步提出了校正目视尺度误差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在天文观测上贯通古今。《在屋顶寻找宇宙尘埃》,是关于陨石的研究,郑永春博士审阅。可供陨石爱好者欣赏、阅读。
海南出版社《我们身处的宇宙究竟有多古怪?》,是一本名家经典科普书,一本外行也能看懂的专业书。其中有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相爱相杀的人生传奇。《霍金的宇宙:现代物理和天文学的故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现代物理和天文学发展 历史 和前沿的科普读物。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科技 成就中国》、《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展现了70年来我国 科技 事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关键节点和 历史 意义以及中国航天 科技 的大发展、大跨越、大辉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把成功作为信仰—航天工程质量管理》,揭示了中国航天作为“中国第一世界名牌”的成功理念和深层原因。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冥王星沉浮记》,是一部迄今无出其右的冥王星传记。它不只是一本简单的科学知识书,更是一部带有人文色彩的科学故事,能够引起读者 情感 共鸣。
科学出版社《火星探测器进入、下降与着陆过程的导航、制导与控制》“恐怖”七分钟,展现了火星探测 科技 的复杂和步步惊心。《筑梦天宫:从万户飞天到中国空间站》记录了中国人从万户飞天以来的太空 探索 历程,描述了在中国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上进行的诸多意义重大的科学实验,向广大读者立体呈现出了空间科学实验的无穷魅力。
对火星的想象,还体现在科幻小说还有《火星生活》这样的诗歌作品中。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里发布的书单均依据百道图书选品后台和百道好书大数据制作,书店、图书馆以及阅读推广机构对平台与数据有兴趣体验与试用的,还有出版机构有需要推荐相关图书到书单的,请邮件垂询:bd@bookdao.com。
No.1 欢迎来到宇宙 跟天体物理学家去旅行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尼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deGrasse,Tyson),J.,理查德·戈特(J.,Richard,Gott),迈克尔·A.,施特劳斯(Michael,A.,Strauss)
出版时间:2021-05
No.2 空间站简史:前往下一颗星球的前哨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美]罗恩·米勒,[美]加里·基特马赫,[美]罗伯特·珀尔曼
出版时间:2021-05
No.3 登陆火星:红色行星的极客进程(全彩)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罗德·派尔(Rod Pyle)
出版时间:2021-02
No.4 解密好奇号:火星巡视探测器任务与设计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作者:谢更新,张玉花
出版时间:2021-01
No.5 发现宇宙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英] 约翰·D·巴罗(John D. Barrow)
出版时间:2020-12
No.6 逐梦火星:我们的红色星球之旅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安德鲁·梅
出版时间:2020-10
No.7 首次火星漫步——在新行星上的初探(Springer航天技术译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戴维·J.谢勒,安德鲁·萨尔芒,迈克尔
出版时间:2020-09
No.8 观星指南:轻松成为观星达人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施惠 著
出版时间:2020-08
No.9 火星,我来了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美)李杰信
出版时间:2020-07
No.10 璇机玉衡:天文观测与仪器台站·华夏文库 科技 书系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吕传益
出版时间:2020-06
No.11 领先 科技 丛书·中国航天简史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吴沅
出版时间:2020-06
No.12 下一站火星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毛新愿
出版时间:2020-04
No.13 星大如桃:古代天文观测的目视尺度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王玉民 著
出版时间:2020-03
No.14 我们身处的宇宙究竟有多古怪?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美] 伊拉·马克·爱格多尔
出版时间:2020-03
No.15 知物·红色星球 “天问一号”火星之旅背后的科学原理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英]贾尔斯·斯帕罗,[Giles,Sparrow]
出版时间:2020-03
No.16 科技 成就中国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庆桥 主编
出版时间:2020-02
No.17 火星全书:从45亿年前至今的火星全记录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英]大卫·M·哈兰德
出版时间:2019-12
No.18 火星生命——前往须知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美]戴维·温特劳布
出版时间:2019-11
No.19 把成功作为信仰—航天工程质量管理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洪 主编
出版时间:2019-10
No.20 打破重力束缚:NASA之前的航天故事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美] 艾米·希拉·泰特尔(Amy Shira Teitel) 著
出版时间:2019-08
No.21 冥王星沉浮记(精装)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美]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 著
出版时间:2019-07
No.22 人类的未来:移民火星、星际旅行、永生以及人类在地球之外的命运 外的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加来道雄
出版时间:2019-07
No.23 星际奥秘·从地球出发的宇宙 探索 之旅:火星零距离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郑永春
出版时间:2019-03
No.24 在屋顶寻找宇宙尘埃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挪乔恩·拉森
出版时间:2018-12
No.25 下一站火星:马斯克、贝佐斯与太空争夺战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美]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Christian,Davenport)
出版时间:2018-12
No.26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精装)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选清 柳钢 编著
出版时间:2018-04
No.27 再造一个地球——人类移民火星之路(第2版)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欧阳自远 刘茜
出版时间:2018-01
No.28 中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成功(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纪原
出版时间:2017-12
No.29 火星探测器进入、下降与着陆过程的导航、制导与控制:“恐怖”七分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夏元清
出版时间:2017-11
No.30 天外有天系列·火星:人类的第2故乡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吴沅 著
出版时间:2017-11
No.31 火星移民指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诺伯特·克莱弗特(Norbert Kraft) [荷]詹姆斯·卡斯(James R.Kass) [加]雷伊·卡斯(Raye Kass) 编著
出版时间:2017-07
No.32 火星(MARS:A Photographic Exploration)(精装)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作者:[法] 弗朗西斯·罗卡尔,[美] 阿尔弗雷德.麦克伊文,[法] 沙维叶·巴莱尔
出版时间:2017-05
No.33 火星科学概论
出版社:上海 科技 教育出版社
作者:欧阳自远,邹永廖 编
出版时间:2017-04
No.34 火星地理:探寻和认识遥远的红色星球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美] K.玛丽亚·D.莱恩(K. Maria D. Lane) 著
出版时间:2017-04
No.35 国家地理火星零距离(精装)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美)马克·考夫曼
出版时间:2017-02
No.36 火星奇观:红色星球新揭秘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英]贾尔斯·斯帕罗
出版时间:2017-01
No.37 好奇号:火星车太空 探索 记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美)罗格·维恩斯
出版时间:2016-11
No.38 筑梦天宫:从万户飞天到中国空间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出版时间:2016-11
No.39 TED 思想的力量系列: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精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史蒂芬·彼得拉内克
出版时间:2016-07
No.40 霍金的宇宙:现代物理和天文学的故事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英]戴维·费尔津
出版时间:2016-05
No.41 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原著修订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 罗伯特·祖布林,[美] 理查德·瓦格纳 著
出版时间:2016-03
No.42 在火星上退休(精装)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亚当·杰佛逊 著
出版时间:2015-05
No.43 月球和火星遥感制图与探测车导航定位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邸凯昌,刘召芹,万文辉,彭曼
出版时间:2015-03
No.44 中国火星纪事:中国火星题材科幻小说佳作选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刘维佳
出版时间:2020-09
No.45 火星孤儿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刘洋
出版时间:2018-12
No.46 火星编年史(布拉德伯里逝世5周年精装纪念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雷·布拉德伯里
出版时间:2017-08
No.47 火星三部曲.红火星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美]金.斯坦利.罗宾逊
出版时间:2016-12
No.48 火星崛起三部曲(共3册)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皮尔斯·布朗
出版时间:2016-04
No.49 火星救援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 安迪·威尔
出版时间:2015-10
No.50 诗苑译林:火星生活(精装)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特蕾西·K·史密斯
出版时间:2018-03
关于“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明珠酱大魔王]投稿,不代表亮亮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ro99.cn/bkqs/202412-452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亮亮号的签约作者“明珠酱大魔王”!
希望本篇文章《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_1》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亮亮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南...